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快乐健身 > 热点推荐

芝罘全国首创“春耕秋收”助力体育惠民

来源:烟台市体育局  作者:  2020-12-28 02:33
A+A- |举报纠错

  近年来,针对全民健身工作中体育场地不足、体育人口覆盖面和体育项目普及面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烟台市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转变工作思路,以群众健身需求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实行春耕秋收工作机制,全国首创“问需—选课—送学—办赛”全周期服务、大数据支撑的新型全民健身服务模式,推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按需定制健身课程、专家教练送学上门、举办验收成果赛事等一系列举措,充分激活释放群众健身的内生动力,把全民健身的种子播撒到群众中去,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健身、收获健康。春耕秋收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全民健身精细化服务水平,彻底打通体育惠民最后一公里,得到了烟台市体育局的充分肯定。

  找问题,定目标:

  精准健身不漏一人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有力践行,需要国家、省、市、区各级体育部门深耕细作。作为最基层的体育部门,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坚持在群众“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等问题上做实做细。

  一是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投建力度,全区建有健身步道20条,足球、篮球等场地523处,社区活动室154处,健身器材3911件,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成“15分钟健身圈”。

  二是着力强化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站点四级公共体育组织网络,全区13个街道(园区)、120余个社区(居民区)成立各级体育总会,建有健身站点、健身团队618个,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1700余名,培育单项体育协会15个。创建科学健身“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年均举办国民体质监测活动30余场次,开展“关爱失独老人群体”、“运动干预治疗帕金森患者”、“体质测量·健康戒毒”等专场体测活动13场次。

  三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创新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实行“双向1+N”模式,推动群众健身需求与各体育组织服务供给“两条腿走路、最大化融合”。举办“太极拳普及行动”、“瑜伽系列公益课”等活动近百场次。充分发挥“山海岛城”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大美芝罘·健康芝罘·活力芝罘”系列品牌赛事,年均组织开展“社区运动欢乐汇”、“全民健身滑雪比赛暨冰雪运动体验营”、“公益彩虹跑”、“传统武术公开赛”等区级以上大型赛事活动40余场次,各级各类比赛240余场次,年均参与人数突破10万人。

  随着芝罘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健身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群众健身不再局限于球类、棋类、广场舞、太极拳等,对游泳、轮滑、瑜伽等项目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二是科学健身指导需求日趋旺盛,健身方式、强度、时间等健身知识普及度不高,很多健身群众缺乏专业指导。

  三是健身时间碎片化,中老年、青少年等群体有规律的锻炼时间各有不同,尤其是上班族的锻炼时间相对较少。

  四是组织网络广度深度不足,通过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等发动参与活动的健身人群有一定局限性,有些活动发动得很费力,感兴趣的又不知道,在健身服务供给上还没有一竿子插到底。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紧抓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两大核心要素,提出“精准健身、不漏一人”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实行春耕秋收工作机制,全国首创“问需—选课—送学—办赛”全周期服务、大数据支撑的新型全民健身服务模式,努力开创“人人参与、人人健身、人人健康、人人快乐”的全民健身工作新局面。

  想办法,出举措:

  春耕秋收 全国首创

  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实施的春耕秋收工作机制,寓意通过送学上门将健身的种子播散到群众中去,经过辛勤耕耘,春去秋来,再通过举办比赛让群众收获健身的成就感,从而引导更多人群养成科学健身、坚持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问需—选课—送学—办赛”全周期服务、大数据支撑的新型全民健身服务模式,“课、训、赛”融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健身兴趣和热情。

  (一)线上线下问需于民,提升健身服务供给精准度。

  找准群众健身需求,真正实现“想学什么、想怎么学、想什么时候学”群众自己说得算,是新机制、新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社区、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健身需求,建立全区健身需求数据库,为随后的健身指导、举办赛事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一是依托“芝罘健身在线”微信平台,开设问卷调查栏目,设置健身项目、预约时间、居住小区等选项,精准、便捷地收集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数据,形成全区健身需求数据库。

  二是发动社区、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发放书面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录入数据库,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基本信息。

  三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健身需求的社区及部分受访者进行电话回访,明确健身课程形式、类型、时间、地点等,制定《芝罘区春耕秋收公益送学工作配档表》。

  (二)党建引领、志愿同行,按需定制健身课程。

  健身需求有了方向,提供优质、专业的健身课程,是播下的健身种子能否萌发、能否赢得群众好口碑的重要环节。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成立“党建引领、志愿同行”公益送学专家教练团,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专业度高、责任心强、覆盖面广的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公益送学配档表,按需定制形式多样的健身课程。

  一是录制知识讲座、技能教学等各类健身微课视频,发布到微信平台,方便群众居家练习。

  二是根据前期大数据提供、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到的需求意向,有针对性地定制足球、健身操、健身气功、瑜伽等各类线下健身课程。

  三是建立课程反馈优化机制,及时收集汇总专家教练教学反馈、健身群众学习反馈,优化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形成动态健身课程库,切实提高健身指导供需配给精准度。

  (三)有效整合体育资源,就近就便送学上门。

  健身的种子萌发以后,还需要耐心的浇灌与耕耘。健身课程下沉社区、走进小区,才是真正的送学上门,才能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健身服务。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紧抓“便民”核心,聚焦配档表中群众期望的健身地点,整合社区健身广场、居民小区内健身广场、健身机构空闲场地等各类体育场地资源,安排专人实地考察场地面积、灯光、地面等,为健身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场地保障。同时,将送学上门工作中出现的场地问题纳入全区体育场地设施投建计划,在健身广场改造、器材设施投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着力改善群众健身硬件环境。

  (四)搭建交流验收平台,实践“课训赛”融合理念。

  举办送学项目赛事活动,是春耕秋收工作机制能否可持续、可循环发展的强力引擎。首创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将“课训赛”融合理念引入全民健身工作,以培养广大群众自主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技能为导向,以赛促学、以赛会友,多项目、分区片举办足球、篮球、健身气功、游泳等送学项目比赛,为广大群众搭建起验收学习成果、交流学习经验的平台,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广泛宣传和推动芝罘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根据报名、完赛信息,统计、分析参赛群众性别、年龄、活动区域、运动爱好等数据,并与前期需求数据、参学数据进行系统比对,建立春耕秋收送学项目评价机制,为下一阶段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引。

  全民健身的核心是全民,如何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健身,实现人人健康、人人快乐,关键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疑,才能将全民健身事业落实落细,落到群众心坎里。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全民健身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发力供给侧,探索出一条科学、精准、便民的健身服务新路子,在工作机制、服务模式、数据分析、“课训赛”融合等方面给人诸多启迪,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体育人长期困扰的组织网络粗线条、供需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彻底打通了体育惠民最后一公里,为其他地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借鉴的工作实践。

[ 责任编辑: 高安娜 ]
相关新闻
热门活动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